详细内容
【不能不知】中国食品企业【食源性病毒】的知识点!
2024-04-11 17:26:28 点击量:
食源性病毒是指以食物为载体,导致人类患病的病毒,如禽流感病毒、疯牛病病毒、口蹄疫病毒、轮状病毒、肝炎病毒、腺病毒及诺如病毒等。
食品都可以作为病毒的载体,全世界每年因误食含有病毒的水、土壤污染的食品,或者食用了经病毒携带者收工加工的食品而引起的疾病时有发生。
研究表明病毒能够在食品中存活数天甚至数周而不丧失感染性
许多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传统工艺诸如 ph、温度、水分活度等并不能很好地控制病毒繁殖。
由此可见,作为引起食源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,病毒危害是不容忽视的。
(1)食品原料在加工、运输、储藏、销售的各个环节中由于被病毒携带者直接或间接触而被污染,如甲型肝炎病毒等。
(2)人和动物可通过粪便、尸体等使携带的病毒污染各种食物、用具和水源,并由口进入消化道感染健康的人或动物,如呼吸肠道病毒等。
(3)健康的人或动物在与携带病毒的人或动物接触后而感染病毒,并随着人或动物的流动而广泛传播,导致恶性循环。
(4)一些昆虫诸如蚊、蝇、鼠类、跳蚤等可作为某些病毒的移动传播媒介,造成食品污染,并通过食物链的传播逐级感染。
(5)受病毒污染的食品被人或动物吸收后,又可随着粪便、唾液等排出体外,造成二次污染。
主要存在于人粪便和下水道中,室内表面是致病性病毒的可能来源和集结地,江河口贝、甲壳类生物体内一般可以发现到肠道病毒。如甲肝病毒、戊肝病毒、脊髓灰质炎病毒、诺如病毒(nv)、肠道病毒71、柯萨奇病毒。
指在一些动物与人类之间传播的病毒。人类可经多种途径染上病毒:直接接触动物或这些动物所污染的物件;被蚊子等带菌病媒所咬;以及饮用受污染的食水或进食受污染的食物(属食源性人畜共患病)。如禽流感病毒。
能够浸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生存的蛋白质,它只有蛋白质、无核酸、既有感染性,又有传染性,如疯牛病。
诺如病毒 |
|
温度 |
|
ph值 |
|
乙醚 |
乙醚4℃处理18h仍然保持感染性 |
甲型肝炎病毒 |
|
温度 |
|
ph值 |
ph3的环境有一定的抵抗力 |
乙醚 |
对乙醚有一定的抵抗力 |
其他 |
甲醛溶液或氯处理可灭活 |
口蹄疫病毒 |
|
温度 |
|
ph值 |
酸碱敏感,当ph低于6或高于9时,病毒很快失活 |
其他 |
直射紫外线有杀灭作用 |
而另外一种策略是应从源头加以控制。
加强对食品生产人员的健康管理
以甲肝病毒为例,对食品生产、加工人员要定期进行体检,做到早发现、早诊断和早隔离。对病人的排泄物、血液、食具、物品、床单、衣物等须进行严格消毒。
处理食物或进食前、如厕后,以及处理呕吐物或粪便后须彻底洗净双手,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。
水源性传播途径,是连接病毒携带者和食品污染的重要环节。加强饮用水的管理,保护水源,严防饮用水被粪便污染,有条件时可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处理。
病毒对食品的污染以及对人体的危害呈现明显的季节件。是由于该季节自然条件适合于该病毒的传播。一般呼吸道病毒的持续污染和流行常常发生在冬春季节,肠道病毒、肝炎病毒等常发生在夏秋季。在某一时期某个地区某种病毒污染 食品数量显著地超过了平时的污染量即为流行性污染。因此应注意在适当时机控制来自病毒爆发区域的原料。
声明:本文由联合食安-食品580整理发布,转载请标明来源